当前位置: 凯发地址首页app > > > 共赴一场“春之约”——和龙市第十三届金达莱文化旅游节侧记

共赴一场“春之约”——和龙市第十三届金达莱文化旅游节侧记 -凯发地址首页app

2023-04-30 10:02:03来源:

春风浩荡,吹绿了广阔无垠的平岗平原,吹红了漫山遍野的金达莱。

沐浴着浓浓花香,4月29日,和龙市第十三届金达莱文化旅游节在西城镇金达莱村盛大开幕。沥沥春雨,气温微凉,浇不败灿若云霞的金达莱,也挡不住数以万计游人们的喜悦与热情。

“加油!加油!”朝鲜族摔跤比赛现场,两名选手互相抓住对方的腰带、腿带,搂住对方的肩膀,待裁判员一声哨响,二人同时用力,内勾、外勾、箍脖、抱腿……一连串动作后,力竭者稍不注意便被重重摔倒在地,而后又翻腾而起,伺机再战。激烈的比拼、焦灼的战况,引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伴随着朝鲜族长鼓的铿锵鼓点,一名来自延吉市的游客激情献唱《红太阳照边疆》,吸引了众多围观游客闻歌起舞。“这才是原汁原味的朝鲜族民俗,看得高兴,玩得过瘾!”来自敦化市的游客李女士沉浸其中,呼朋引伴、载歌载舞,不亦乐乎。

跟随拥挤的人流,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别样的“金达莱”——“美食美客金达莱”美食体验,尽显民俗美食的人间烟火;金达莱农特产品供销大集,荟萃了延边特产精华,让游客满载而归;长鼓舞、腰鼓舞、洞箫、老两口对唱等朝鲜族民俗表演好戏连台,传统民俗情景秀等特色活动彰显着独特的文化韵味;“非遗般的金达莱”稻草编织、米糕制作、民间刀画、满族剪纸等19个非遗项目,让观光者大开眼界,连连称奇……数十名网络大v现身直播,助力“云赏 云购 云游”金达莱。这一刻,民俗的魅力、文化的力量将和龙乃至延边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金达莱是春寒料峭绽放的第一朵鲜花,向阳而生、不惧风雪,正如“和龙人”坚毅顽强、百折不挠的质朴品格。金达莱文化旅游节“如约而至”,代表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是一年好春光,也鼓舞着和龙人以更加昂扬向上的姿态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金达莱就像一个吉祥的预兆,让我们村越变越好。”金达莱村村民金莲说,最近几年,她在村子里开办农家乐,不用再背井离乡讨生活,在家门口就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金达莱村原为明岩村。2010年,一场特大洪水冲毁了整个村庄。在重建家园过程中,村民们看到漫山遍野的金达莱花,决定将村子改名为金达莱村,发展乡村游、民俗游,开始了“脱胎换骨”的新生活。

“上人啦,动起来,赶紧抓紧时间继续备料!”金莲一边忙着淘洗一大盆糯米,一边指挥员工制作手工打糕、洗菜切菜。金莲说,早在几天前,他们一家就开始储备物资、发布房源信息,全力“备战”旅游节,“五一”小长假前三天的客房和民餐均已预定完毕。“真要过一个名副其实的‘劳动节’啦!”金莲高兴地说。

一城春色满城花,千年古都尽芳华。自2006年举办第一届金达莱文化旅游节以来,朝鲜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渤海文化相互融合的金达莱文化已经成为和龙地域文化的象征,助推着和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 文/图

责任编辑:齐艳红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凯发地址首页app的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 2007- 延边新闻网 凯发地址首页app的版权所有

"));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

邮箱: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