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市大力传承发扬朝鲜族稻草编技艺——非遗“老手艺”成为农民“金饭碗” -凯发地址首页app
历经水洗、浸泡、晒干,再经过一双巧手的捏揉翻折,一根根看似普通的稻草就“摇身一变”,成为一件件精美的稻草编工艺品……农闲时节,记者走进和龙市头道镇新民村村民家中,很多村民席地而坐进行稻草编织,手法之娴熟、作品之精妙,令人啧啧称奇。
朝鲜族稻草编技艺始于上世纪70年代。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头道镇朝鲜族群众几乎人人都会这门手艺,编织一些生活必需品和生产工具以满足日常所需,编织的方法和种类较为单一。上世纪90年代起,新民村村民在头道镇政府的鼓励和倡导下,不断完善工艺程序、手工技艺和品种开发,并引进优良水稻品种进行繁育,选取优质稻草进行编织,产品从简单实用的生活用品慢慢演变为制作精良、种类丰富的工艺品,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甚至远销海内外。朝鲜族稻草编逐渐声名鹊起、名声远扬,这项技艺先后被列入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远近闻名的朝鲜族稻草编能手、新民村村民朴允浩更是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近几年来,和龙市十分重视该项目的保护、传承与推广,成立了稻草编艺术协会,推动非遗保护和利用深度融合,让非遗传统技艺与乡村振兴实现了同频共振。如今,和龙市稻草编艺术协会学员编织的稻草作品平均售价在百元左右,朝鲜族稻草编织技艺成为当地不少农民赖以生存的“金饭碗”。
为了进一步盘活朝鲜族稻草编这一非遗资源,和龙市将非遗文化和旅游进行融合,持续打造非遗品牌建设。今年“五一”期间,在和龙市举办的第十四届金达莱文化旅游节上,非遗展区各种精美的朝鲜族稻草编产品赚足了游客们的目光,也鼓起了手工艺人们的腰包。“历届金达莱文化旅游节已成为朝鲜族稻草编传承人展示技艺和推广品牌的舞台,未来也将助力朝鲜族稻草编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州级朝鲜族稻草编非遗传承人高元建说,近年来,和龙市还组织朝鲜族稻草编产品参加光东稻花香民俗展演、龙门湖冬钓大赛等丰富多样的本地节庆活动,让更多游客零距离感受朝鲜族稻草编的独特魅力,也让这项传统技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和龙市不断扩大朝鲜族稻草编非遗传承人队伍,积极组织开展朝鲜族稻草编培训班,夯实朝鲜族稻草编项目传承基础,为该项目传承和发展打好基础。组织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深入推广宣传草编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和价值,扩大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群体。去年,和龙市朝鲜族稻草编入选《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名单》,这是对和龙市开发朝鲜族稻草编成果的充分肯定。和龙市将继续弘扬传承朝鲜族稻草编工艺,让非遗老手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栋辉